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黄陵矿业:科技赋能 以“智”取胜

来源:中国矿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的最早发起者、推动者,黄陵矿业持续对智能化开采技术进行探索与实践,“智能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此次承办全国煤矿

作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的最早发起者、推动者,黄陵矿业持续对智能化开采技术进行探索与实践,“智能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此次承办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无疑是对黄陵新形象、新风貌、新技术、新风采的一次全方位展示。

顺势而为,陕煤集团蹄疾步稳推进智能化建设,正如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对煤炭板块提出的要求,“要按照‘着力形成一个新格局、全力打造五个示范标杆'思路,全力形成以黄陵为中心圆,多矿区协同联动,全方位展示智慧陕煤新格局,努力把陕煤打造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此外,黄陵矿业2×660MW在建电厂项目,作为该公司“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以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智慧电厂为目标,建成后可实现智能运行、智能巡检、智能决策,形成独具发展特色的“智能矿井+智慧电厂”的绿色联产模式。

硕果累累满枝头

推广应用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快掘模式,矿井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回采工效由每工82.15吨提升到110.85吨,掘进工效由每工0.24米提升到0.3米;应用智能装备技术,有效减少了岗位用工,采煤工作面由20人减少至3人,掘进工作面由13人减少至5人,智能辅助减少用工358人,实现了“少人则安,无人则安”;首创全国独有的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开创了人工和AI智能系统双重管控风险的先河,实现了岗位安全自主管理,杜绝零敲碎打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始终保持平稳态势,其中瑞能煤业安全生产周期超过17周年。

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干了十几年供水调度员的吴世荣就感触颇深:“以前开关供水管道阀门,需要猫着腰钻进半人高的阀门井里手动开合阀门,如今只需坐在调度室里,轻点鼠标,便可开启远在30公里外的阀门,阀门启停只需5分钟就可操作完成。”

从《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设计规范》《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验收规范》2项行业标准发布,到《基于动态地质模型与自主规划开采的综采工作面设计规范》等6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发布,黄陵矿业不断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先后共编制发布了智能化开采、快速掘进等17项标准,形成了一整套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实现了由技术的引领者向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转变,也为行业智能矿井建设、评价、验收等系列技术规范与标准提供了遵循。

如今,在该公司煤矸石发电公司,已建成国内首套“采制输存化”全过程物料智能化系统,并在2×300MW机组成功“上岗”,可实现入厂煤验收、采样、制样、存查、化验全过程智能化、自动化管控,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减少了煤样分析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满足供需双方科学、公正、按质计价的需要。前不久,煤矸石发电公司牵头申报的《火电厂无人值守型智能采制化设备在物料全过程管控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在全国1700余个科技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五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黄陵矿业作为全国首个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始终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勇立潮头、引领行业发展的使命感,坚持不懈的推进“智能矿井 智慧矿区”建设,以“巩固提升再创新”的思路,全方位、多触角的将智能化拓展延伸至生产经营、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蝶变。

进入“十四五”,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来临,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势如破竹。

早在2010年,黄陵矿业就开始探索智能化开采技术,并于2014年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无人开采工作面,率先实现了地面远程操控采煤。

与此同时,该公司智能辅助和智能系统建设加速跟进,智能选矸、智能装车系统提高效率54%。建成投用5G专网,智能云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井下所有设备地面集中控制和一键切换,初步建成“可视、可控、可算”的智慧大脑。四对矿井生产辅助系统全部实现“无人值守、机器人巡检” ,具有“望闻问切”功能,至此,黄陵矿业智能矿井已全面建成。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智慧电厂、智慧铁运、智能供电、智能供水、智能安防、智慧党建……放眼黄陵矿业,智能化建设如沐春风,智慧矿区已初具雏形。

煤矿智能化建设代表着煤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黄陵矿业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先行先试,走在了全国煤炭绿色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的最前沿。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 网址: http://www.zgkyqk.cn/zonghexinwen/2022/0902/1193.html



上一篇:日本7月工矿业生产继续回升
下一篇:追责问责52人!山西公布代县大红才矿业“6·10”重

中国矿业投稿 | 中国矿业编辑部| 中国矿业版面费 | 中国矿业论文发表 | 中国矿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矿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